电话:15004745502

      1988年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患有先天性右腿髋关节脱位,10岁时脊柱开始侧弯,身材被扭曲,身高被永远定格在了1.35米。因为自己的残疾,初中我就选择了辍学,远离人群,变得自卑。曾一度自卑地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无数次抱怨上天对自己的不公。想要自己找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因为残疾,就连一份简单的工作都变成了奢望,我曾无数次被拒之门外,遭到了无数人的冷嘲热讽......所以那时起,我就萌生了要带领残疾人创业的念头。2010年,在化德县委政府和残联的支持下,在京蒙扶贫协作项目支撑下,我牵头创办了“化德县残疾人创业就业培训中心”带领4名残疾人以缝制十字绣为主,开启了我们艰辛的创业路程。

      2010年到2021年,在京蒙协作项目帮扶和东城区残联的资助下,我创办的“化德县残疾人创业就业培训中心”从只有4名残疾人的手工培训工作室,发展到30多名不同程度的残疾人福利企业,化德县就业局争取京蒙、东城等项目资金,为公司符合条件的员工发放公益性岗位和稳岗就业补贴。工资从最初的300元/月增加到现在的700-1500元/月,改善了残疾员工的生活条件。通过化德县就业局每年为残疾人开设的京蒙技能培训,我们的员工熟练掌握了多种技能,生产的手工产品种类从单一的十字绣逐步增加到了挂件、汽车座垫、手工艺品等十多个种类。通过京蒙协作平台,我的事迹引起了中国残联的重视,2011年,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亲切的看望了我们,在助残事业上给予了我们肯定和鼓励,2019年,我应北京市东城区残联的邀请,参加了“全国第二十九次助残日”活动,会上与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亲切交谈,程凯理事长并承诺要来内蒙古大草原看望我们。

      从2016年至今,化德县就业局利用京蒙协作资金和东城区对口帮扶资金,为“化德县残疾人创业就业培训中心”租赁场地、车间装修、热力供暖,定制残疾人无障碍电梯、购买中国结设备等等,解决了我们的实际困难,极大的方便了残疾人日常工作。

      2020年,我和我的团队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在化德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利用京蒙协作资金在长顺镇马莲沟村建成了占地56亩的残疾人特禽养殖基地,计划采用公司+基地+贫困户或(贫困残疾人)的运营模式,目前,与化德县宏悦现代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发展特禽养殖(鸡、鸭、鹅)、牛羊育肥、特色种植(蘑菇、草莓)等种养殖项目,与北京东城区电子商务中心谈成了对接事宜。项目生产的所有产品,东城区将免费为公司进行全网式的销售,东城区电子商务中心将从网店设计装修,再到后台运作、货物储备等方面全力扶持产销对接事宜,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路子。项目能够带领当地及周边村中听力言语、轻度残疾人走出来、动起来,根据每人的身体情况,合理设置工作岗位,由专业人员培训后上岗。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自食其力,脱贫致富,防止社会边缘化,还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预计第一批带动安置周边乡村残疾人近10名。项目所得的收益,计划一部分用于集体经济收益,用于用于帮扶精神、智力、重度残疾人的生活补贴、技能培训和创业基金。

      2021到2025年,计划肉羊育肥1000只,品种肉牛100只,新建3座温室大棚发展食用菌种植,同时,利用县城内建成的残疾人创业中心进行生鲜冷链食品加工,食用菌类烘干精包对外销售。预计安置就业岗位20-30个。其次,项目运营后,计划流转50亩集体土地,发展绿色无公害的有机蔬菜、水果种植,打造“周末采摘行动”乡村旅游实体,吸引县城及周边地区城市家庭,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体验乡村生活、亲近大自然。

      在带领残疾人积极创业就业外,积极协调化德县残联开展了阳光家园服务、帮扶残疾人圆梦成人大学等工作,引导残疾人热爱生活、融入社会,在残联和红十字会的帮扶下,购买了专业的运动器材,对残疾人进行运动训练与体育选拔,2018年9月,推选8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共夺得女子田径2金、男子田径2银、女子滚球2银、男子女子飞镖组2铜、铅球三等奖1名、男子举重四等奖1名、男子田径四等奖1名的优异成绩。2021年10月22日,重度残疾运动员蔡丽玲参加了“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奥会”飞镖组的比赛,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2012年,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年来,我奋发向前,从不屈服,不向命运低头,身残志坚,除此之外,我无时无刻地惦念着残疾家庭和残疾兄弟姐妹们。我也获得过许多荣誉称号和赞美,这些都变成了我成功路上的动力,使我倍受鼓舞,更加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社会。今后,我将带领更多的残疾人继续奋斗,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使残疾人更好更多的融入社会中,“平等、参与、共享”将成为我一直追寻和发展的理念和目标。


|供稿:张利娜

|编辑:徐丹

|来源:乌兰察布市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