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融媒 2022-05-12 18:57:01


      内蒙古通过强化政策保障、完善服务体系、加大培训力度等方式,加大扶残助残力度,多措并举引导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为广大残疾朋友走上工作岗位减轻阻力、打通障碍。

(阿拉善盟残联举办全盟电商培训班)


      就业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渠道,我区现有就业年龄段的持证残疾人38.4万人,已就业残疾人19.2万人。为了让残疾人就业无障碍有保障,自治区残联与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等实施意见,下大力度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为残疾人就业创业保驾护航。

      在乌海市残疾人按摩实训基地,培训师秦俊正手把手地教授残疾学员足疗的手法及要点。凭借着娴熟精湛的按摩技术,他的按摩店被授牌为“市残疾人按摩实训基地”。在这里,秦俊帮助了一批又一批像他一样的视力残疾人掌握就业技能,走上工作岗位。秦俊:“政府、残联对残疾人就业很关注。每批的学员有20到30多人左右,现在很多残疾朋友掌握了这门技术,通过这种技术提高自身的收入。”


(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残联残疾人食用菌就业基地残疾人工作场景)


      为切实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全区各级残联建立了专门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城乡残疾人免费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通过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辅助性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建设,为残疾人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2021年,我区城镇残疾人新增就业3504人,农村牧区残疾人新增就业3801人,已为3万多名城乡残疾人提供各项就业服务。

      自治区残联副理事长 塔娜:“去年以来,自治区残联开展‘大爱北疆,助业自强’的公益助残行动。每年借助就业援助月的活动,在线上线下举办专场招聘会。各级残联组织开展‘四个一’就业服务,对就业年龄段未就业残疾人至少进行一次基础信息核对,开展一次职业能力评估,进行一次就业需求登记,开展一次就业服务。”

(图为自治区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园绣蔓工坊残疾人为冬残奥会制作伴手礼)


      残疾大学生是残疾人就业的优质资源。在鄂尔多斯,每年为残疾大学开发设立60个公益性岗位,并安排300万元奖补资金,激励用人单位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大学生就业。2021年,我区为636名应届残疾大学生提供“一人一策”就业帮扶。目前,我区残疾大学生就业率达75.3%。

      塔娜表示,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和残疾人就业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对“互联网+”就业、居家就业、社区就业、灵活就业、辅助性就业、订单式就业等适合残疾人就业新形态的扶持力度。拓展盲人就业领域。保障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零就业”残疾人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让更多残疾人融入社会,共享发展成果。

      自治区残联副理事长 塔娜:“十四五”期间,我们继续扶持辅助性就业机构。鼓励企业、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建立自治区级就业创业示范基地,要建3-5个。每年要扶持三个文创基地建设。在全区范围内扶持建成盲人医疗按摩品牌店50家,盲人保健按摩品牌店100家。”


记者:梁玉婷、来锁、乌海台周勤、鄂尔多斯台邵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