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对于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来说是力避困阻、迎接挑战、抢抓机遇、踔力奋进的一年。一路前行,不负韶华。虽遭遇两次长达半年之久的疫情冲击,但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下,抓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和《自治区“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实施的良好机遇,避害趋利,变被动为主动,全年工作目标实现了第三届理事会开局之年的华丽转身。
回眸过去的一年,会清晰的感触到,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以“人民至上”的思想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为残疾人谋福祉为战略定力和内生动力,驱动发展思路、发展方式的换档提速。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残疾人,把社会方方面面爱的奉献链接给残疾人,踔力奉行“我们是爱的搬运工”职责使命!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办法。开发自主公益品牌项目与承接中基会项目有机结合,融合推进,打造了扶残助残新模式。通过实施多元化综合救助残疾人系列项目、改善残疾人健康生存状态系列项目、提升残疾人生活水平福祉系列项目和助力抗击疫情捐赠等,全年公益支出1530万元,比2021年增长51%,惠及全区30多万残疾人。
——多元助残,普惠阳光洒北疆。继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开展的“大爱北疆 助康圆梦·2021慈善草原行”后,2022年9月15至24日又开展了“大爱北疆 助康圆梦·2022慈善草原行”活动,走进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4个盟市的10个旗县区,实施项目10个,走访救助点47个,开展各类扶残助残活动26场次,集伴随性党建、调研慰问、专家义诊、疾病筛查、法律咨询、爱心捐赠、辅具适配、康复救助、残疾预防宣传、助学援助于一体 ,充分发挥源自社会的财力物力、技术力量、精神智力多元并举的扶残助残集群效应。捐赠款物价值总计500余万元,受益残疾人达到1.2万余人。从而,让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群体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并通过这些可见可触可感的实效性活动扩大扶残助残事业的社会感染力和影响力。
——擦亮祖国北疆守护者的眼睛。针对我区19个边境旗县市因地理气候原因和生产、生活条件造成农牧民中患有一种致残率高的特殊眼睛疾病,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携手理事单位内蒙古朝聚眼科医院集团调研筛查发现60岁以上且低收入患者有6千多急需治疗救助。据此,2022年6月,启动了“大爱北疆 助康圆梦”眼角膜滴状变性救助项目。项目计划分5年实施,每年对300名低收入早中期患者提供免费医疗手术救助。项目的启动实施填补了国内眼疾特病防治的空白,对于有效降低边境农牧民因病致残、因病反贫,提高边境地区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对维护祖国北疆安定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将项目向周边国家边境地区辐射,对营造良好的睦邻、友邻、康邻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为了残疾人过上优雅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说,“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各项建设事业都要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其中”。残疾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同样与其他社会成员享有尊严。基于这样的认识,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首创我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示范工程。与协作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建筑行业协会在呼和浩特市筛选2户居家生活设施老旧不便的残疾人家庭,采取一户一策,进行无障碍精准改造。改造后,俨然一个个宽敞明亮、设施崭新、操作智能的新居,2户共投入15.09万元。残疾人高风体验改造后的新家喜极而泣。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区残疾人无忧无碍幸福生活打造了示范样板。项目将逐年延伸到各盟市更多的残疾人家庭,为他们居家生活谋福祉。
为了扮靓残疾人生活,增强残疾人体质,去年“爱的滋润”项目向12个盟市发放价值234.6万元的日化用品;美丽魔方蛋白粉项目向全区困难残疾人家庭捐赠价值56.9万元的蛋白粉。
——点亮困难残疾家庭儿童多彩人生的心灯。困难残疾家庭儿童、残疾儿童同样享有健康成长的权利和需求。政府对一定年龄段的儿童提供康复、学业、生活相应额度的救助的同时,依存社会的补缺式延伸式救助十分必要、迫切。从这样的认识考量出发,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从2021年底调研立项到2022年项目开发实施,先期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4个盟市的部分旗县区选定93名1至17岁困难残疾家庭和困难残疾儿童少年在腾讯公益网发起社会募集,募得善款近11.9万元,用于孩子们的康复训练、学习和生活补贴。助燃了困难残疾家庭的希求愿望,拨亮了孩子们憧憬美好人生的希望之光。
同时,为辅助残疾儿童更好康复和助力残疾儿童快乐生活,实施了草原雏鹰项目,为巴彦淖尔市的51名脑瘫儿童适配价值10.2万元的矫形器;实施阳光伴我行儿童轮椅项目,为12个盟市残疾儿童捐赠255辆专用轮椅,价值28万多元;实施助星计划,为包头市、巴彦淖尔市50名孤独症、脑瘫儿童提供了5.2万元的康复课程费用补贴;并为11个盟市的残疾儿童捐赠97万多元的防疫安全包。
——让残疾人自助自立“前路不迷盲”。在党的惠残政策的恩泽下,更加人性化扶残助残模式和手段离我们越来越近,走进残疾人家庭成为现实。2022年,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有史以来首次突破全区无公益组织创办导盲犬、介助犬、听导犬等用于残疾人日常生活、工作予以支援的辅助犬项目。项目从组建机构、培训训导员、引进导盲犬等启动工作到示范实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到9月份,首批三只导盲犬入户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北京3个残疾人家庭,帮助视觉障碍人士安全而舒适地出行、生活。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做大,辅助犬将越来越多的惠及残疾人生活质量的提升。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2022年春冬季两波新冠疫情袭来之际,呵护人民特别是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义不容辞地成为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各理事单位、社会爱心企业、爱心机构、爱心人士的责任担当。在基金会的倡议下,理事单位黄河集团、顺商易物、内蒙古规划院、内蒙古民丰种业、阴山优麦、鄂尔多斯市中小企业联合会等65个爱心企业、爱心机构、爱心人士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抗击疫情、助弱纾困提供物资保障。同时也得到中基会、北京狮子会和兄弟省自治区市的物资支持。先后两波疫情共募集到价值520万元的爱心物资。开展了向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盟市疫区残疾人群体,抗疫一线医务、警务、社区工作者,一线记者等的捐赠活动215场次。基金会工作人员、志愿者逆向而行,第一时间前往方舱医院、高风险地区,全力做好物资募捐、转运、宣传慰问等工作,彰显了基金会面对急难险重任务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社会公益职能。由于公益助力疫情防控表现突出,被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授予“抗击疫情优秀志愿服务集体”荣誉称号。内蒙古日报社在接到基金会向奋战在一线采访的记者捐赠的疫情防护物资后发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新时代、新征程,担当新作为。在新的一年,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将不负韶华,赓续使命,团结、感召社会力量,发掘、利导社会资源,集聚点点滴滴的温润之水,汇成善德博爱的大海。让“平等、理解、尊重、关爱”的善举更多地见诸于扶残助残事业,普惠于残疾人民生福祉的方方面面。让残疾人在实现梦想的征途中与全社会成员携手共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